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信用服务如何进一步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在接受佛山日报《理论周刊》专访时表示,信用既是治理手段,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信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它连着质量品牌建设,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民营经济大市,信用治理现代化是佛山打造“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佛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更提振了众多中小企业的信心。
完善信用制度发展实体经济
(资料图)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论周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该如何推进并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韩家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主要面临土地、资本、人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流通不畅问题,包括无法流通,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不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尚未建成,市场交易成本较高。从资本角度看,金融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存在“资本逆向流动之谜”:投资回报率高、有活力的企业(项目)并不易获得资金,反而是一些投资回报率低的主体(项目)却获得大量资金。形成实体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大企业如国有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高负债高杠杆的“冰火两重天”现象。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尚不能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造成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越来越大、账期越来越长。因账款拖欠导致的现金流紧张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信用既是治理手段,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虽然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理应大力释放信用红利,让社会信用体系为稳增长、促改革和防风险作出应有的贡献。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切市场交易行为都是建立在信任和信用基础上的,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也就没有经济发展。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规模,从而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四大难题
中小企业主要面临订单缺、成本高、回款慢、融资难四大难题。
《理论周刊》:您刚刚说到,因账款拖欠导致的现金流紧张是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原因是什么?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还有哪些?
韩家平: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主要经济体通胀问题比较突出,地缘政治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仍然处在初步恢复阶段,总需求不足、面临通缩风险,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
具体而言,中小企业主要面临四大难题:一是订单缺;二是成本高;三是回款慢,应收账款拖欠导致现金流紧张;四是融资难。
其中,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复杂,其中既有法规政策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制度层面的原因,也有执法力度不够、公共服务不完善、配套措施不到位等执行层面的原因。
既有经济持续下行、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去杠杆、国有企业降两金、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实体行业产能过剩、利润下降,行业组织发育不成熟,信用服务业不发达等中观层面的原因。
既有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信用风险管理不健全,也有大企业供应链良性发展生态意识薄弱、甚至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等微观层面的原因。
全球贸易迎来“信用+时代”与“数字+时代”
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数字贸易、定制消费、柔性化生产等快速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成为新趋势。数字贸易逐步从零售向B2B贸易、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发展。
《理论周刊》:您认为全球贸易在悄然发生哪些变化,交易信用化将对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韩家平: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组织)统计,近4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赊销(openaccount)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比已发生巨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为20%,2012年为82%,202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91%。赊销已经成为主流结算方式。同时,经济也在快速地数字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数字贸易、定制消费、柔性化生产等快速发展,本地生产本地消费成为新趋势。数字贸易逐步从零售向B2B贸易、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发展。
交易信用化对企业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市场的变化,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二是企业竞争手段的变化,从质量、价格到品牌、服务和交易方式。三是交易方式的变化,从现金交易到信用交易。四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随着赊销规模的上升,应收账款持续快速上升,负债和利息支出同步上升,利润却因过多的应收账款而一降再降。五是企业管理的变化,信用风险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需要建立科学信用管理体系,对外部信用服务需求迫切。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市场化的信用服务体系(包括征信、信用保险、商业保理、应收账款管理及催收等)也不够健全。六是企业融资需求的变化。在信用交易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回收慢,资金需求是周转资金需求,短小急频的资金需求,而非需要抵押担保的中长资金需求。中小企业需要的是不增加负债,不用抵押担保的期限灵活的融资支持。所以近年来融资租赁业、商业保理业及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很快,包括现在很多银行业都非常重视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将信用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
对于企业来说,要将信用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遵守法定义务、履行约定义务将成为两大重点。
《理论周刊》:您如何看待佛山的信用体系建设?针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的改善,您有何对策建议?
韩家平:佛山在广东省内率先建成“一个平台”“两个网站”“三套目录”“四个主体库”的信用平台架构体系,成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用信息共享枢纽。在2021年获得“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和“全国信用平台和门户网站示范称号”后,在2022年又获评省级信用示范平台称号,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作用进一步凸显。作为民营经济大市,信用治理现代化是佛山打造“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为佛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更提振了众多中小企业的信心。
对于企业来说,也要将信用建设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遵守法定义务、履行约定义务将成为两大重点。针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如何改善,有几点对策建议:
一是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和执法机制,将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纳入到《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治范围。适时出台专门法律,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对大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信用惩戒。
二是大力发展信用融资,完善中小微企业征信、增信、风险分担和风险补偿机制。当前要解决好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问题,加强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融合,通过多维度大数据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信用画像,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同时要创新金融产品,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等,通过盘活企业应收账款实现企业现金流改善。
三是提高中小微企业诚信合规意识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
四是大力发展信用服务行业(企业征信、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信用保险、商账追收等)。
五是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信用管理机制建设,建立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等。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蓉
编辑 | 梁健婷